top of page

網絡佛法的人間化

作家相片: 黃婉曼黃婉曼

過往的佛教教理要求必須由三寶之中的僧寶闡釋,普通信眾妄談佛理,會被視為詆毀三寶。佛教文化傳播的原始話語依附於宗教屬性,認為作為宗教信仰的佛教就應該存在於山林之中;佛教文化的內涵就應該保持其純粹性,維持原本的意義,不應該夾雜其他文化理念。但我們又不得不承認社會確實在變化,生活方式不同了,傳播手段不同了,佛法走進人間的方式也不同了。




 

1938年,歐陽漸在《支那內學院經版圖書展覽緣起》中,精闢總結了流通佛經的重要性:「予,士也。予之所事,承先待後之事也。釋迦以至道救世,承其後者事乃在於流通。」歷史上,佛教是最善於利用新的傳播手段來弘法的。比如,古代印刷術很早就用來印刷佛經了;還有,印光大師就充分地利用了民國時代便捷的新型郵政系統,通過信函及時與法師交流,指導居士修行,然後用結集出版的方式,最終提高弘法的效率。

 



過往的佛法由佛弟子口頭傳誦、佛經記載,到現代,網路正正是佛法流通的最重要途徑。從學校的網上圖書館,到各大佛學資料庫,檢索方便,我們有更好的條件深入經藏,即使是生僻字或難懂的名詞,都能夠查閱得到,讀經不再是出家人的專利;微信平臺、社交網絡、youtube,甚至衛星電視,法師們可以透過網路解說經文,廣泛傳播佛教價值觀。

 



多數的普通人,沒有因緣親近法師,通過上佛教的網站和論壇,向其他師兄請教和交流,不失為一種可能得到解決問題的途徑。而且,居士自身的修學以及觀點,也可能有很大的局限性。相對而言,網路溝通交流面更寬一些,有機會面對更多的大德同道,而且交流都是公開透明,彼此互相參考,這樣就可以有多一些的學習機會,以避免「閉門造車」獨修而造成過錯。



對於初入門者,網路上還有佛經故事被做成老少皆宜的動畫卡通片,深奧的佛法道理簡單化立體感地呈現於網路,大大增強了可視性和傳播性。科技也將原本只有出家人念誦的經咒,轉換成現代人喜聞樂見的歌曲,例如《心經》,很多人在家裡每天聽佛學歌曲,一樣有修心作用。

 


信眾們也可以參與線上的佛教講座、冥想課程等,隨時隨地把自己的生活空間變成修行的地方。慈山寺在新年期間,通過線上直播「元旦蓮花燈叩鐘法會」,讓不能到場的大眾一起祝福祈誦。佛家資訊網路化,可以方便人們接近佛法,也更容易地跨時空、跨國界與其他同路人進行交流討論。這也正如佛經中所說的「不動道場,周遍十方」。道場的網路化和大眾化,令佛教也走向普及化、人間化。 



 




作者:黃婉曼




佛學研究碩士生。


電視傳媒人,視佛法為指引人生的哲理。與你一起實踐生活禪,跳出無常煩惱的束縛,學習在娑婆世間活用佛法智慧,發菩提心,修行得樂,共成佛道。



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