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素食者如何補血氣:五穀雜糧上篇



近年素食的風氣越來越普及,但原來一直堅持茹素人其實也不少。筆者平時臨床所見,有不少年長人士,由於宗教信仰原因都有素食的習慣,而且都持續了數年至十數年不等。的確,筆者在診所裏見到的素食者,體質都偏向氣血不足,或是陽虛型體質;當然也會較壯實的一類人,但相對少見;體質屬實熱型的,更是非常少。同時,如果是近期才開始接觸素食的病人,對素食和營養的認知不足,攝取營養不夠衡均,出現氣血虛弱,或者虛寒的情況比較多見。 


  



氣血不足易變虛寒 


從診症中所觀察到的現象,似乎「素食會令人氣血不足,體質變得虛寒」是成立。不過,大家要明白,如果體質壯實及健康一點,又怎會到診所求診呢?這類人身體比較健康,即使生病了,可以稍稍休息,或看診一兩次也就好了,因此也不會經常在診所見到他們。氣血不足、陽虛屬中醫的虛證。虛,即是缺少了一些身體有用的資源和物質,故名思義就是身體久缺陽氣和血。 

 


欠缺陽氣問題多 


另身體欠缺陽氣(陽主動),動能不足,會容易疲倦、四肢乏力、怕冷、經常腹瀉、小便次數多而且小便顏色淡如清水;女性則會經常下腹部隱隱作痛,熱敷後減輕、月經遲來、月經有血塊和經痛。血不足者則多表現為面色蒼白,皮膚無光澤、容易頭暈、口唇色淡,失眠多夢、健忘;女性月經量少而色淡;頭髮失去血液的滋養而變得乾旱、易斷及稀疏。 

  


需均衡食用五穀雜糧 


通常體質偏虛的素食者,都有一些不良的飲食習慣,一般來說是女性較多,他們大部分都會以較大量的蔬菜為主,或大量飲用蔬菜汁,而食物的性質都比較寒涼;而且較少均衡食用五穀雜糧的食物;其中所指的五穀雜糧根據最早的記載是指「稻、黍、稷、麥、菽」。分別是稻指的是稻米、糙米;黍指的是黃米、玉米;稷指的是小米; 麥指的是小麥、大麥、蕎麥、燕麥等麥類;菽指的是一般豆類,如紅豆、綠豆、大豆等。除了米及麥以外的雜食就稱為雜糧,包括有:腰果、芝麻、松子、南瓜子、核桃、薏仁等。 

  


雜糧含人體營養素 


五穀雜糧含有多種人體必須的營養素:包括蛋白質、醣類(澱粉質)、多種維他命、礦物質、胺基酸、微量元素、纖維質、酵素等,不同種類的五穀雜糧,所提供的營養成分差異是非常大的。純白米的營養素大部分只有醣份,若以籠統的概念認為每餐吃了些白飯便足夠,便會很易導致氣血不足和陽虛的情況了。 

  

關於五穀雜糧的好處,下回再續。 



 

盧肇聯註冊中醫師 



盧肇聯中醫師於香港中文大學取後中醫學(榮譽)學士學位,及香港中文大學中風及臨床神經科學碩士學位。行醫15年,診症人次超過十萬。 


盧醫師認為,疾病乃是身、心、靈任何一方失衡所引起,因此治療疾病上需著重內心和情志(心靈)的調養,亦需指導患者病後的生活和飲食習慣,才能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。 

4 次查看0 則留言

最新文章

查看全部

Opmerkingen
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