皈依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, 成為佛教徒後,第二步就 是學戒、受戒與持戒。戒的梵語叫做「尸羅」( Sila ),是止惡修善的「行為規範」。律的梵語叫做「維奈耶」(Vinaya) 意思是法律。戒律就是「止惡修 善的法律」,是佛教徒生活的 準則。戒律為修行人建立一個理想的生活環境,減少受煩惱困擾的機會,同時增加智慧增長的因緣。
由於學佛的人共有七眾, 他們各自所遵守的戒也不相同。 在家二眾為優婆塞、優婆夷,均 可受持三歸、五戒、八戒。出家五眾為沙彌、沙彌尼、式叉摩那尼、比丘、比丘尼。其中,沙彌、沙彌尼受十戒;式叉摩那尼受六法戒;依據四分律,比丘戒、比丘尼分別受持二百五十 戒、三百四十八戒。佛教七眾都可以發菩提心,受菩薩戒。
佛陀最初教導弟子的三無漏學中,以戒律為一切修行的基礎,鼓勵每個人根據自己的能力、環境與判斷,去遵守它們。 佛陀成道後初十二年,並未制戒,其後因出家的愈來愈多,不 免有流品雜濫,問題也多了,佛陀因此開始因事制戒,向大眾公布,要大家憶持,並理解其意義。隨著時間的流逝,制定的戒條愈來愈多,分類也愈來愈細, 最後因人而異,守持的戒條也各不相同。佛涅槃之後,佛教教團最初和最重要的事業,是結集佛的遺教、遺誡。第一次結集就是王舍城結集,所合誦的法藏,是昆尼和曇摩。昆尼就是律藏,流 傳至今,沒有增加,也不減少, 這是每一位修行人所需要知道的。
佛陀入滅時,咐囑阿難: 「佛涅槃後,汝等以戒為師,依 之修行,能得出世。」由此可知受持戒律的重要。守戒的功用,如《成實論》云:「戒如捉賊」,羅什法師云:「持戒折伏煩惱,令其式微。」遺教經說: 「依因此戒,得生諸禪定,及 滅苦智慧。」戒,是一種生活規則,能幫助我們戒掉不良的習氣、不好的行為,使我們獲得幸福。煩惱是自找的,不用去抱怨別人。要想去除自己的煩惱,還須從守戒做起,這就是戒學在日常生活中的現實意義。
皈依後沒有特定的時間要受戒,要待因緣成熟,環境許可才能夠持戒而不犯戒。受戒前要 先學戒,了解所受持的戒律的意義,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執行,溫馨提示是要接受受戒後生活的轉變。受戒時接納的戒體,是一線相承,師師相授,傳自佛陀。得到戒體的人,遇到戒境,他的戒體自會產生力量來防非止惡的。
作者:陳家寶醫生
私人執業婦產科專科醫生,於2011年取得香港大學哲學博士學位(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)。
在港大修讀時,曾任香港大學學生會佛學會第一屆主席。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