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方丈開示:如何成為快樂、幸福的人

作家相片: 香港佛友會香港佛友會



如果一個人想得到永久的幸福,永恆的快樂,就必須訓練和培養「八風不動心」的深厚涵養,「八風」是指世間利衰毀譽,稱譏苦樂的憎愛之風,可以扇動和惑亂我們淡泊寧靜的心。「利」是指得到了有益之事,「衰」是指失去了可意之事,「毀」是在人後受到了誹謗,「譽」是指背後得到了讚揚,「稱」是在人前被推重讚歎,「譏」是指當前被諷刺譏嫌,「苦」是為惡因緣所逼迫,「樂」是得好因緣而愉悅。


舉凡世間苦樂愛憎,都是緣起緣滅,過眼雲煙,只不過是我等凡夫俗子,只計較眼前利益而被障蔽而已。君不聞「事非成敗轉頭空,青山依舊在,幾度夕陽紅」者哉!所以,在人生的長河中,對待「八風」當如觀鏡花水月,毫不動心。


理解「無憂無污染」的無我境界


如果一個人要得到永久的幸福,永恆的快樂,就必須理解「無憂無污染」的無我境界。「我」包含了自有、獨一、常住的三種意義,世間一切事物之出現,都必須依靠眾多因緣和條件,比如種子要發芽生長就必須依靠泥土、水份、陽光和適宜的溫度,離開這些條件,種子就不能生長,芽就不能出生,所以世間任何事物都不能自有自生,必須假諸條件。無我的觀察就否定了「自有」的概念,世間一切事物的存在,都必須依靠眾多的因緣和條件,比如一個人要生存,就要依靠社會,需要父母的養育,師長的教導,同事的提攜,首領的關懷;需要勇於開拓的信心,賴以求生的技能,需要獲取財富的工作,依之休息的環境,離開了這些條件,人就無法生存,無我的觀察否定了「獨一」的概念。


體解「無憂無污染」的無我境界


世間一切事物都在刹那,刹那中無常地變化,君不聞「人有悲歡離合,月有陰晴圓缺,此事古難全」。古來人有生必有死,物有成必有壞,沒有亙古長存的事物,此則不易之定律。無我的觀察就否定了「常住」的認識,永遠不變的概念。我們應該這樣觀察,世間的榮辱悲歡,世間的苦樂成敗都是不同條件的聚合與轉換,沒有一個實實在在的榮或辱,成和敗,我們又何必在逆緣中怨憂惱恨,又何必在順境中得意欣喜,而讓本來清淨的心被外境的好惡所牽引污染呢。所以,體解「無憂無污染」的無我境界,是人生的最終歸宿。


領略「寧靜無煩惱」的本地風光


如果一個人想要得到永久的幸福,永恆的快樂,就必須領略「寧靜無煩惱」的本地風光。一切事物的本性是常常時,恒恒時安住無為,寂然寧靜的。也就是說,遍一切處的不可須臾離的真理是湛然清淨的。就如同映照萬物的銅鏡,無論世間萬象生住異滅,千變萬化,而銅鏡的本體卻從來都沒有生滅變化過。銅鏡的本體不隨萬象生滅變異,所以是寧靜的,不被萬象生滅變異的現象所擾亂,所以是無煩惱的,當一個人悟入這種天然的本地風光時,一切的幸福快樂都在其中,因為一個人越接近真理,他就越寧靜幸福,他就越怡然快樂。佛法的修證最終要以證入「寧靜無煩惱」的本地風光為究竟。這是佛法的歸宿,可以說,偉大的佛法由「寧靜無煩惱」的本地風光而開演,引導一切眾生還歸於「寧靜無煩惱」的清涼境界。


如果一個人「八風不動心」,契入「無憂無污染」的無我境界,領略「寧靜無煩惱」的本地風光,他就是最幸福的人,就是最快樂的人,就是最吉祥的人。



「八風不動心,無憂無污染,


寧靜無煩惱,是為最吉祥。」






本文選自耀智大和尚《吉祥經》講記


資料來源:廣州市大佛寺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