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戒律到底是不是一種束縛?

作家相片: 香港佛友會香港佛友會

戒律的由來,出家比丘有二百五十條戒律,但絕不是誰刻意想出來的,而是佛陀「因事制戒」。在佛陀成道後第五年,僧團因當地的饑荒面臨困難,比丘須提那子帶領著一些比丘,回到他的家鄉去乞食。須提那子出家前家境殷實,並且已經成婚,回鄉後,守寡的母親求他還俗留下。按照古印度當時的法律,如果家中沒有子孫作為繼承人,這個家庭的財產將被官府沒收。



須提那子拒絕還俗後,母親堅持讓他為家裡留下子孫。當時僧團還沒有相應的行為規定,須提那子就與前妻發生了不淨行。之後他自覺慚愧,並說出了此事。佛陀呵斥了須提那子的愚癡行為,並由此因緣制定了第一條淫戒。

 

每條戒律的制定都有特定原因,或是某比丘犯了某種過錯,或是某些行為引發了社會的不理解,對僧團和比丘個人的修行不利。

 

一條戒律的制定也不是一次成形的,隨著具體情況的變化,經過初制、隨制、定制等逐步完善,而且制訂後也並非僵化不變。若是無心造作或意識不清等特殊情況,有些並不算真正的犯戒,這被稱為「開許」。

 


以戒為師




佛陀涅槃前,眾弟子推舉阿難向佛陀請示四個重要問題。首要問題就是佛陀涅槃後依誰為師?

 



佛陀明示,當依戒律為師。能謹守戒律,就如同佛陀住世,這即是「以戒為師」的出處。

 


《華嚴經》偈言:「戒是無上菩提本,應當具足持淨戒,若能堅持於淨戒,則是如來所讚歎。」戒律是無上菩提的根本,也是佛法長住世間的根本。

 





在家人不看出家律


你是否聽說過「在家居士不閱出家律」的規矩?你知道那又是為甚麼?

 

僧人作為三寶之一,在家居士應恭敬僧人,在家人學習了出家人的戒律,難免處處以戒律眼光對比出家人。世人大多是看人先看到缺點,卻不易看到事件的全貌,對僧團內部情況又不十分瞭解,一味地以戒律條款去衡量,難免產生議論、誹謗,造下口業。

 

戒律不是用來衡量他人的尺規,而是發自內心的自我要求,是檢視自我的行為規範。

 

對於剛剛皈依的在家居士來說,可按照各人意願決定是否受戒。戒律雖有出家人和在家人的區別,但一切戒律都是依據五戒為根本。

 


五戒





在家居士受持的「五戒」:不殺生、不偷盜、不邪淫、不妄語、不飲酒。佛經中明言,受持五戒,能獲各種殊勝利益和善神護佑。

 


即使從世間的角度看:不殺生而護生,心境祥和安寧;不偷盜行佈施,行事光明正大;不邪淫重名節,家庭和諧安樂;不妄語常讚歎,善緣成就事業;不飲酒拒誘惑,常保神智清明。

 


八關齋戒:為了讓在家居士也有機會,感受出家清淨離欲的生活,培養出世的善根,佛門也開設了八關齋戒的方便法門。在一日一夜的時間裏,除受持五戒,再加上三條戒律:不以華鬘裝飾自身、不故往歌舞觀聽、不坐臥高廣大床;一齋是指不非時食。共八戒一齋稱為「八關齋戒」。

 


居士菩薩戒:在持守五戒的基礎上,如果修行到了一定階段,願發菩提心的佛弟子,可進一步受持居士菩薩戒,包括六重戒、二十八輕戒等。

 

一般人認為,受戒難免會犯戒,不受戒也就沒有犯戒的擔憂。然而需要知道的,破戒不等於前功盡棄,若能至誠懺悔,依然還有希望。

 

戒是無上菩提本,若不持戒如何保證修學能上正軌;不受戒者,犯了罪也不去懺悔,那才是罪業加重。

 

資料來源:上海隆慶寺

 


留言
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