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佛教談死亡之臨終與喪葬

作家相片: 佛光大學佛教學系佛光大學佛教學系




有學者將佛教的喪葬儀式,依功能分為二:







一是福佑亡者,使他們免於受前世所造業果所苦;


一是加護生者,使他們免於受到惡靈或亡魂的干擾。









這兩套喪葬儀式對佛教而言不可或缺,證明「亡者」在佛教文化裡有其重要性——他們或者是庇佑子孫而令人崇敬的祖先,或者是潛在的有害的鬼魂。


但這種分法似乎未將聖者死亡的情形考慮在內。






在佛教的場合,死亡分為兩類:


一是特殊的死亡(special dead)隸屬於覺悟的聖者,這類死亡意味著解脫、涅槃,或是菩薩的方便示現,或是往生淨土,且往往伴隨瑞相或舍利;


一是一般的死亡(ordinary dead)則屬於無明眾生,他們死後會繼續六道輪迴。









但對死亡劃分「特殊」與「一般」的界線,有模糊地帶。一般亡者可透過超薦法會而往生佛國,造了惡業的眾生透過臨死前的覺醒也有機會免於墮入惡道。而無論是哪一種死亡,對於生者而言都是一種失落,因此人們相信,聖者死後仍可回應世人的祈禱,靈性力量還保留在舍利、畫像中;一般人死後,也仍會持續關心庇佑在世的親族。













古代印度的君王,曾為當地僧侶的舍利建立很多碑文,就在一塊西元1世紀的碑文上寫著:「這些舍利充滿著戒、禪定、智慧、解脫與解脫知見」;另一塊約西元25年以佉盧文書寫的碑文,也描述舍利具有這五分法身。









佛教徒往生後,他們的舍利仍承載其生前所作善行而累積下來的功德、法身或靈力等「常在不變」的這番信念,其實對在世親友而言具有很大的慰藉作用。

就在一部律典記載,阿難尊者因為舍利弗入滅而感傷不已,佛陀開導他:舍利弗雖然入滅了,但他的戒、定、慧、解脫、解脫智見蘊乃至三十七菩提道品等,都沒有跟著入滅。










眼看阿難還是很哀傷,佛陀用無常法門開導他:「一切恩愛歡樂之事悉皆無常,終歸離別。」又說:「舍利弗入滅後,他的生平美德都為當地所傳頌,所以我們無需憂愁。」最後說:「要在世間這茫茫大海裡以自己為島嶼,做自己的依靠,精勤正念,奉持倫理道德,調伏煩惱;而不過於依賴他人。」

佛陀善巧方便地幫助阿難心開意解,度過他面對舍利弗去世的難關。






參考資料

〔唐〕義淨譯,《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》,《大正藏》第24冊,經號1451。

Gregory Schopen, Bones, Stones and Buddhist Monks: Collected Papers on the Archaeology, Epigraphy, and Texts of Monastic Buddhism in India, Honolulu: University of Hawai‘i Press, 1997.

Bryan J. Cuevas, “The Buddhist Dead”, in Bryan J. Cuevas and Jacqueline I. Stone eds., The Buddhist Dead: Practices, Discourses, Representations, Honolulu: University of Hawai‘i Press, 2007.

Margaret Gouin, “Funeral Practices” (last modified: 21 February 2022), Oxford Bibliographies, https://reurl.cc/9Oe2Wa, 2022/02/25 accessed.


作者:佛光大學佛教學系博士生 釋知文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