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說慈悲,大概很多人就誤會了你必須要有無限的愛心,無限的付出。積德行善固然是好,但要知道自己的出發點,否則像很多事情一樣,為做而做,變成一種盲目的責任,甚至負擔,就失去意義了。
關於慈悲,最簡單的做法,大概就是覺得必須要幫助別人:路邊經過見到乞丐,就務必要掏出銀包,但是萬一發現沒有零錢怎麼辦?直接給一百元五百元 會不會太多了,好像又有些不太捨得?
朋友欠債了,說找你借個幾萬週轉。自己的錢也應該是眾生的錢,你花和我花應該沒有分別。但是幾萬對自己未必是隨時可以拿出手的錢,如果朋友是因為賭博欠債,你又應不應該幫忙?
出席慈善活動,大家都大舉拍賣捐錢。你不舉手,是不是就吝嗇了?但沒有人知道,你最近生意虧損,還在為下一個月員工的薪金發愁。
種種的煩惱、惆悵、糾結……如果你為了幫人,卻讓自己的心情變得煩躁,那就是反將慈悲變成了負面情緒。慈悲心是一種平和喜樂的狀態,而不應該是心靈的負擔。
有沒有想過,有時候做慈善,是希望被別人看到,讚嘆你是個有求必應的大善人;有時候是為了自己攢功德積福報;有時候也有一種不自覺地體現了高人一等的姿態;以上皆是為己,這樣的慈善並沒有那麼偉大。
況且,每個人的人生各有因緣果報。我有一位前輩,生活富裕,年輕時候就經常塞錢給幾個兄弟姐妹,助長他們飯來張口的懶惰脾性,到了現在六十歲還是固定找他伸手要錢,給是應該,不給便被怨恨是無情吝嗇,結果還是心軟。前輩的慷慨,造就了其他兄弟姐妹一輩子一事無成,他們的下一代也跟著好吃懶做。這樣的慈悲,是幫了人?還是害了人?
慈悲,不是單指物質層面的行為,或無止境滿足其他人的需求,更不是用來綁架佛教徒的概念。不妨先把一定要幫助別人的動機放下,隨境隨緣,視乎不同的情況再做不同的決定。
真正的慈悲心,能為你帶來清明而祥和的狀態,關懷自己,也關懷別人,把眾生的父母當作自己父母來孝敬,把自己的財產用來助益社會中有需要的地方,箇中輕重如何拿捏、如何表達、如何實踐,這就是我們修行的功力了。
作者:黃婉曼
佛學研究碩士生。
電視傳媒人,視佛法為指引人生的哲理。與你一起實踐生活禪,跳出無常煩惱的束縛,學習在娑婆世間活用佛法智慧,發菩提心,修行得樂,共成佛道。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