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「菩提」是什麼?

作家相片: 甯瓏甯瓏


在佛法之中,「菩提」意指「覺悟」。這個詞,「覺」的意思是「醒覺」,不再睡眠。不睡眠的狀況之下,才會有「觀」;有觀察,才會有「悟」。所以菩提叫做「覺悟」。三界之內的苦樂在覺悟的人眼中,都只是一時的假相,故菩提的追求,可以從個人解脫,到幫助所有的眾生解脫。




 

菩提有三種意涵:聲聞菩提、獨覺菩提和佛菩提。

 

第一種「聲聞菩提」,是八地菩薩證得的聲聞菩提。聲聞簡單來說就是聽聞,意思就是說依止某位有證量的導師,聽聞此師所說佛法,然後依師的教導,勤修四聖諦及八正道,嗔心平靜,煩惱因根枯竭,所以他可以證得入流果,進入聖者之流,進入無餘涅槃,勝者安穩的居處。有不退轉者,久住有餘依涅槃,不久安穩無餘涅槃。這都是聲聞菩提的解脫境界。

 

第二種菩提稱為「獨覺菩提」,或「辟支菩提」。在佛住世的時候,這些行者曾住在如來的教法之下,久聞正法,然後於無佛之時,世名無誨即生獨覺,以自觀因緣法觀而獨悟,自證獨覺,成為辟支佛。

 

第三種菩提叫做「佛菩提」或「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」,我們可以直譯無上正等正覺。「阿耨」指無上,最高的覺悟。「多羅」是示現這個證果,當他這樣自證之後,他會行證佛果。「三藐」是正等正覺,不只是斷自己的煩惱障而已,而是成佛要斷所有的障礙和無明,而且要入無依涅槃,達到真正的解脫,成就常樂我淨的妙果,這才是無上誠等的自覺。所以菩薩發願利他自利,起四宏誓願,誓願度一切眾生,誓願斷一切煩惱,誓願學一切法門,誓願成就無上覺悟。

 





所以說到這個佛菩提,龍樹菩薩在《大智度論》當中,已經提到修證佛菩提止觀的五個階段。哪五個呢?發心菩提,伏心菩提,明心菩提,出到菩提及無上菩提。

 






第一是「發心菩提」。什麼是「發心菩提」呢?發心菩提是眾生愚癡反覆,無數生死,善惡夾雜,於其中間;爾時發願意,當修習無上正等菩提,在癡孩南無狀態當中起顯性的發心,只是發心位而已。雖然此時菩薩尚未真正覺悟,但他已經開始追求解脫的道路,所以說發心菩提。

 


第二是「伏心菩提」。於此階段,藉由修行六波羅蜜多,斷除見思煩惱,調柔心性,並藉由菩薩行,如修行布施波羅蜜多,行檀那等勝樂事業自調其心。

 


第三是「明心菩提」。此階段菩薩藉由觀察三世諸法,觀察非因及厭離摶食三種事、厭離妙欲法、觀察習已聖諦、觀察分別聖諦,而依受持所學習因之正見、行瑜伽行而修習,修習安住,專注在為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,而依觀察思惟一切法無我等諸法正見,發廣大正願之正見。

 


第四是「出到菩提」。於此中說經過長久善修菩薩行,增長廣大菩薩行,最後無間,於一剎那時,橫越一切難越宮殿,見一切佛,得見無生圓滿正等覺婆羅門地,得現證最勝無生法忍,入於薩婆若的境界,統攝世間一切善法,到彼四地,故名出到。



最後是「無上菩提」。於無上菩提樹下斷盡最後的煩惱,進而現證無上正等正覺,成就佛道。




這整個過程之中,是依於什麼來決定成就?就是依所謂的第八識——如來藏,而這是每一位有情眾生所具足的、如如不動的真心如來藏,即每個眾生內心深處的真實心性,藏著成佛的潛力。佛陀於《楞嚴經》第四卷中說:「無生滅性,為因地心,然後圓成,果地修證」強調因地當中依所謂的佛地的菩提心而成就於果地的一切之中。

 


總結來說,「菩提」這個名相,在佛法的內涵之中,並非是空洞的教理的概念,它具有一個非常明確的行門架構的次第。透過不斷的菩薩行,令得菩薩能夠從因地的初發心,而能夠經過一切的究竟菩薩行,而能夠證得無上正等正覺,依於依正不二之行,是一條明確的修行道路。而菩薩在究竟之餘,並非只是個人悠遊於涅槃之中,他仍然處於自利、利他之間,是無有間斷的,持續助益眾生。這也就是佛法的精神、也是佛教徒心中的向往之處。



 



作者:甯瓏



香港中文大學佛學研究碩士畢業生。


緣份,就像種子要遇見陽光和水才能成長。每一種偶遇或許都不是巧合。既然我們有緣相聚、相識、相處或求學,就不必執著這是因,還是果,只要活好自己每一刻,真誠對己對人,必是有智慧的人。
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