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波羅密」來自古印度梵文的語言,它的意思就是「到達彼岸」,比方說,從迷惑的此岸,到達覺悟的彼岸;從苦惱的此岸,到達幸福的彼岸。「波羅密」,特別常見用於「般若波羅密」,而其中「般若」則是智慧的象徵。大家都會念佛教有幾本大經,《般若波羅蜜多心經》、《金剛般若波羅蜜經》等等,旨在幫助修行者達到解脫和覺悟。
首先,「波羅密」這個字的基本意義代表的就是「完成」或者「圓滿」。所以當你今天肚子很餓,吃一吃,說我飽了,也可以用一個古代語言說我「波羅密」了。這種充實的幸福感不只是物質的飽食就可以達到的,還包括心靈上的提升。要從所有的迷惑與障礙中,徹底出離,圓滿智慧,即是「從此岸到彼岸」的道理。在佛教中,所謂的「波羅密」的實踐又叫做「六波羅蜜」或「六度波羅密」,包括我們熟悉的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禪定、智慧。這六個波羅密如果都成就了,這個人就是從迷惑變為覺悟了,也可稱之為「佛」。
第一個入門的是「布施」(Dana)就是付出,而布施的對立面是貪婪。我們人生之所以缺乏成就感或者覺得不幸福,可能是因為我們都慣於要「抓」得更多,包括利益、權勢、美貌、名聲等等的隱喻。佛教認為人生所有的成就,應該是以給出去為開始。而布施的行為也能成就願意給予的人三種無所畏懼的境界,所以建議大家不妨將行善和幫助別人作為首要,實際上也是成就自己的內心。
第二個波羅蜜叫「持戒」(Sila)。守戒或持戒這一詞,常讓人望而卻步。人們比較容易去理解善行好事,但戒律總讓人覺得是用一大堆的規章來約束人。但是佛教認為,我們凡夫就是被有形無形的慾望所束縛了,所以根本不叫「自由」。因此,受戒不是用來對付人,是讓你恢復「自由」的方法。就如你可能嫌交通規則很煩,但是在道路上遵守規定不就是保障我們的安全嗎?
所以持戒是一整套如何達成自由的道路,避免我們做出有害的行為,也是達成波羅蜜的進階法。
再來是「忍辱」(Kshanti)。忍辱不是單純的忍耐,而是擺平是非,化敵為友,用智慧化解危機。不忍辱的人很難成就大事,試想一下,如果有人輕貶你,你馬上就受不了,要瞠目相向,就也不會到達所謂的「我已經徹底無畏於人生,一切沒有任何懼怕」的狀態。因為可能還懼怕別人會唾罵我們,羞辱我們,誤會我們等等,那我們能夠忍耐,能夠不把心傷害、不心動、不亂我們的心識,所以忍辱不只是單純的涵養而已,而是增長我們的法身慧命。就算有時候當好人好到最後好困難,對方還不見得領情還會罵我們。因為這些智慧,我們都能夠淡然處之,還是能夠不在乎的去行善,這樣就會更加鞏固我們自己的道心。
再接下來就是精進(Virya),即是努力勤奮,永不懈怠。不論於哪一個學程或者是人生經歷中,持續的努力都是成功的要訣。我們能夠不間斷去鍛鍊自己,每次在這種努力的過程,你都感受到很有成就感,很有喜樂善法欲。精進是一種態度,而非視之為代價,當做責任、當做義務等。
然後是禪定(Dhyana),即安住於一心,其中又分為「禪」與「定」。很多人以為禪定就是盤腿放空自己,實際上只要你的腳跟著頭走,這就是定靜的功夫。你對外在環境的時候不被影響,吃飯的時候就全心吃飯,走路的時候就悠哉地走路,這才是禪定。所以在日常行住坐臥當中都應該是禪定,專注當下,清空自己。
最後就是般若(Prajna),是別解「智久住行下」,是透過接納身心的現象而證得的智慧。它不是普通的智慧,是能夠讓你看清萬事真相的佛菩薩的智慧,能夠讓你得到真正的解脫的智慧,能夠讓你真正不被障礙的智慧,不為假相缺失自己的清靜和解脫,這才是真正的般若波羅密。
因此總體來說,「波羅密」就是一條通往智慧和覺悟的道路。透過修六波羅蜜的本願,我們能夠從迷惑轉向醒覺,從痛苦轉向快樂,來實現你的生命價值。每一個修行眾生,都能對治修行法門,精進努力地在日常裡頭修菩薩教法,從而達成圓滿願景。同樣的,我們獲知了如何「波羅密」,也會帶給你豐盛的人生,可以用滿滿的心靈財富去面對生活的每一次出發,讓你的人生能夠得到解脫,最後達到彼岸。
作者:甯瓏
香港中文大學佛學研究碩士畢業生。
緣份,就像種子要遇見陽光和水才能成長。每一種偶遇或許都不是巧合。既然我們有緣相聚、相識、相處或求學,就不必執著這是因,還是果,只要活好自己每一刻,真誠對己對人,必是有智慧的人。
Comentario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