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如何積累修行的資糧?

報恩,可以為修行的資糧。


據《心地觀經》,有四種報恩:

一、報父母恩

二、報國家恩

三、報眾生恩

四、報三寶恩。


四種報恩中,最重要的是報眾生恩及報三寶恩。以能夠報眾生的恩,就是報父母的恩。因為四生六道一切眾生通通是我們過去的父母,人未有見父母受苦而不救者。從此發大悲心,是發最深切的悲憫心,去廣度一切眾生。一切眾生都是我們現在過去未來生身的父母;能夠度眾生,就能報父母的恩了。如此發心,亦就是發菩薩心。


如《地藏本願功德經》敘述地藏菩薩所發的大願,在往昔劫中行孝本事,發願「眾生度盡,方證菩提,地獄未空,誓不成佛。」現今還在地獄代眾生受苦。此以大悲心救度眾生,就是報父母恩的一個例證。


又如目蓮尊者,天眼觀生身慈母在生作諸惡業,死墮地獄受苦,乃往求釋尊開示救母的法要,發起盂蘭盆勝會,生母得救升天,並度一切眾生離苦。這是以報父母恩而報眾生恩的一個例子。既是一切眾生通通是我們過去的父母,現今都落在生死輪回,或在地獄裡受苦,可悲可憫,於是發心救度一切眾生。眾生不盡,誓不成佛。那麼、報眾生恩就是報父母恩,合起來是大悲心的作用。依此大悲心去求學,去修行,我們就是學菩薩道,修菩薩行。

菩薩見一切眾生都是過去生生的父母,故發起無緣大慈,同體大悲,行菩薩道,利益眾生。諸位既已受菩薩戒,理當隨順菩薩發心修學,則所學的皆是菩薩之學,所修的皆是菩薩之行。若不如此發心,所修學的也不能直達無上菩提,楞嚴經所謂「因地不真,果招迂曲」是也。



資料來源︰廣州市大佛寺



Comentarios


bottom of page